腰椎间盘突出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腰椎疾病,以往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多见,但是现在腰椎间盘突出却越来越多见于年轻群体,我们生活中要注意哪些细节来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呢?
成人的脊柱共有26块椎骨:颈椎7块、胸椎12块、腰椎5块、骶椎1块、尾椎1块,借由韧带、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。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,是一个具有流体力学特性的结构,由髓核、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,其中髓核为中央部分,纤维环为周围部分,包绕髓核,软骨板为上、下部分,直接与椎体骨组织相连,整个腰椎间盘的厚度为8mm~10mm。
腰椎间盘简单比喻来说,就是夹在腰部椎骨中间的一块块圆圆的软垫,避免两块椎骨直接碰撞和摩擦。
人在坐着的时候,为了维持平衡,腰部要向后弯曲,上身要保持前倾。人体正常腰椎曲度是向前凸起约40-60°,坐时腰椎前凸曲度减小,腰椎间盘前缘受压增加将髓核挤压向后方,而后缘牵张力增加导致纤维环受损,最终椎间盘因受压不均,加速退变,髓核从纤维环薄弱或破裂处向椎管内突出或脱出,挤压神经根,引起下肢神经痛的症状。
我们日常工作中,长时间坐是难以避免的,但即使再忙也要注意,每坐超过2小时,就要起身活动一下腰部。可以做做转体,挺腰,伸展,活动约5至10分钟,是有效缓解久坐带来腰部不适的方法。
经常打扫家务卫生、洗衣做饭的家政人员,以及环卫、装修工人,理发师等群体,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弯着腰,而且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变。和久坐道理相同,弯腰时腰椎向前凸的曲度减小,甚至会出现向后凸的情况,这时腰椎间盘受压不均匀,前缘承受上下椎体的压力升高,部分髓核被挤压到椎间盘的后缘,很容易突破纤维环形成腰椎间盘突出。
经常负重的人群,比如搬运工人、举重运动员、其他体力劳动者以及体重超重的人,在工作和生活中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超过其可以承受的正常范围。椎间盘长期受压过度而导致加速退变,形成腰椎间盘突出。同样的道理,部分孕妇在怀孕后会有腰椎间盘突出,也是由于长时间承受胎儿的重量,引起负重增加。
【早期症状】
患者表现为站立或步行等直立体位时,出现腰痛和坐骨神经痛。
【典型症状】
1.常见的是腰部胀痛、下肢放射样痛(坐骨神经痛);
2.有的久走小腿痛、休息后疼痛缓解或消失(间歇性陂性);
3.也有的人出现下肢麻木、发凉、乏力;
4.大小便功能障碍(马尾综合症);
5.有的男性还会出现性功能障碍等。